刁民酸菜魚 VS 踏輕酸菜魚:小玉的味蕾大評比!

嗨嗨,大家好!小玉我又來了~最近身邊的朋友都在瘋「酸菜魚」,說真的,我也超愛啦!所以我決定探訪市面上最火紅的「刁民酸菜魚」與「踏輕酸菜魚」,給大家一個最真實的試吃比較。

首先,踏輕的酸菜有一種獨特的清新,像是初春的微風,吃進嘴裡整個人都覺得舒暢。而魚肉的嫩滑更是令我驚艷,真的每一口都想再來一次!

而對於刁民呢,他家的酸菜魚味道偏濃郁,有種鄉村自家泡製的感覺,超有古早味!魚肉部分也很扎實,每一口都能嚐到滿滿的肉感。

不過說到口味選擇,刁民的選擇比較多一些,每一次去都可以試試不同的口味,真的是適合喜歡嘗鮮的我~

什麼是酸菜魚?

南屯踏青酸菜魚推薦 》酸菜魚的醉人鮮香:不容錯過的家常美味

酸菜魚這道料理不只有滑嫩的魚肉,那獨有的酸辣湯頭更是一絕!

這道魚真的是來自於重慶!起源於渝派川菜,滋味獨特,有點微辣但卻又不會覺得膩。每一口都讓人忍不住再來一口!

一般人要還原這道菜,流程是真的複雜,想要做出這樣的美味,光是食材的選擇就非常複雜!

鮮魚:選擇草魚的中段最佳,因為那裡的肉質多而且刺少,而且過油之後再烹煮會更嫩滑。
酸菜:四川的大罈醃酸菜最具特色,但其實用臺灣的客家酸菜也能煮出濃厚的風味!
湯頭:要選用風味醇厚的高湯,這樣湯頭和食材的味道才會和諧。

這些步驟小玉我看的頭都暈了,所以直接買成品回來簡單料理一下就好啦

接下來就由我來比較目前市面上各自雄踞山頭的「刁民酸菜魚」與「踏輕酸菜魚」,來比較兩家各自的特色,各位看官可以根據你的喜好選擇就對了!

但如果小玉要挑一家的話...嘻嘻,那就要看我的完整評比囉!趕緊繼續看下去吧~

踏輕酸菜魚試吃報告

南屯踏青酸菜魚推薦 》酸菜魚的醉人鮮香:不容錯過的家常美味

 

踏輕酸菜魚方便的地方就是可以直接買回家,自己烹飪,尤其小玉家裡有一個老媽在,交給他就對了,原本小玉對於酸辣的東西就比較愛好,也是抱著嘗試的心情來試試!

 

踏輕酸菜魚的湯底特色

首先,那自家製的酸菜湯底真的讓人驚艷!一開始喝,有點點的酸味,然後辣味就跟著上來,還有那麻麻的感覺喔!嘻嘻,不過論油和鹹的部分就不太明顯啦,所以完全不會覺得膩口。我以前吃過的酸湯、酸菜魚比起來,這家真的是更耐吃!💕

尤其它們的酸菜完全不用添加物醃製喔,只有用鹽,超級天然的啦!而且喝起來的酸味超級溫和,還能品嚐到那原始的芥菜鮮甜,超級無敵好喝!💕

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太重的酸、辣、鹹、油的口感,但踏輕酸菜魚的調味真的剛剛好,對我來說超級好吃!

踏輕酸菜魚的魚肉鮮度

再來說說魚肉~是有帶皮的那種喔!魚肉超滑、皮有點Q,每一口都能品嚐到魚的鮮甜。而且魚肉真的好多好多,份量超足,兩人分享剛剛好,價格還很可愛喔!

再來是他們用邱家兄弟生態養殖的鱸魚熬煮的湯,口感真的有深度、有層次,讓我真的是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那魚肉部分,他們用的是脆口的烏鱧魚片,而且喔,他們不用裹粉、也不用粉漿去增加重量,超級實在的!

那白肉的部分真的像我喜歡的酸菜白肉鍋,嫩嫩的,再配上那又酸又辣的湯汁,完美啊!尤其可以聞到一絲的桂花香,我都快醉了~~~

踏輕酸菜魚的門市位置

★遠東百貨-信義A13店★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


📍營業時間:平日11:00-21:30/假日:11:00-22:00

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HAIBAO

刁民酸菜魚試吃報告

前幾天我跟姐妹淘去了超夯的「刁民酸菜魚崇德店」,妳知道嗎,人超多的啦!我們選擇了下午三點多去,但竟然還是等了一個多小時,差點讓我和姐妹們累壞了,接近五點才進去喔!

南屯踏青酸菜魚推薦 》酸菜魚的醉人鮮香:不容錯過的家常美味

店家是兩層樓的獨楝建築,裝潢風格超級有特色!牆上寫的「不當愚民當刁民」和「刁民我驕傲」真的好有個性,感覺很潮很年輕!

當我們坐下來,座位真的很寬敞舒適,我們就坐在二樓。

我們這次點的是秘罈酸菜魚(中盛),真的,當魚端上桌,那個盤子超級美,白底藍字,我馬上拍了好多照!

南屯踏青酸菜魚推薦 》酸菜魚的醉人鮮香:不容錯過的家常美味

不過我個人不太喜歡油條,所以幾乎都挑掉了!

刁民酸菜魚的湯底特色

那個香濃的龍骨高湯底,搭配上滑溜溜的豬五花,還有我最愛的寬冬粉和木耳、金針菇呢!而且魚片川燙得恰到好處,軟嫩得讓人忍不住想多吃幾片。最後,那一淋的刁民特有的花椒油,瞬間讓整個鍋物的味道飛起來!真的是太迷人了啦!✨🍲

刁民酸菜魚的魚肉鮮度

魚片吃起來真的Q彈又滑嫩,還有魚皮的膠質,酸度也剛剛好。不過我們還加了一些其他配料,像豬肉片、金針菇等,這樣才有吃鍋的感覺。

踏輕酸菜魚與刁民酸菜魚的終極結論評比

 
 

踏輕酸菜魚

刁民酸菜魚

湯底口感

邱家兄弟生態養殖(鱸魚骨)

的鱸魚全魚骨長時間熬煮

湯色濃白微稠

天然骨膠入湯,濃郁滑順

龍骨湯頭(豬骨)

酸菜來源

新鮮芥菜產地直送

保證純鹽醃酸菜

色澤偏暗綠色,不加黃色素

以老罈鹽醃酸菜為主

魚肉部位

正統脆口烏鱧魚片450g

約3~4人份,烏鱧魚片

不裹粉,不用粉漿

去騙重量,堅持不偷斤減兩

烏鱧魚片

配方工法

由乙級廚師30年經驗搭配 天然乾燥桂花、雞心椒、 藤椒、青紅花椒 、調配最佳口感佐料 

四川風味為基底進行改良

加入龍骨高湯及豬五花、寬粉、木耳金針菇、魚片及花椒油

踏輕與刁民的酸菜魚,每家都有其獨特之處和風味。踏輕的湯底口感細緻且醇厚,配合其特有的酸菜來源,使得每一口都有著深厚的味蕾體驗。

而刁民的魚肉部位和配方工法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湯底、魚肉和酸菜完美結合。

不過,在多方面的比較後,個人覺得踏輕酸菜魚略勝一籌,不僅在口感上更為協調,連整體的食材搭配也更具巧思。當然,選擇哪一家還是取決於個人的口味喜好,但踏輕酸菜魚確實值得一試。

 

淡水踏青酸菜魚推薦身處於這繁忙的時代,我們常常渴望找到那份源自記憶深處的味覺慰藉。踏輕酸菜魚,正是這種慰藉的完美詮釋。它將酸菜的開胃與新鮮魚肉的嫩滑結合,為我們呈現一道既具有傳統風味又帶有現代創意的料理。

當你品嚐踏輕酸菜魚的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那濃厚的魚湯和酸菜帶來的獨特酸香,仿佛置身於一場味蕾的盛宴。這不僅僅是一道菜,而是一段故事,一份記憶,一次與家人朋友的共聚時光。淡水踏輕酸菜魚推薦

踏輕以其獨特的烹飪手法和精選食材,確保了每一位消費者都能享受到這道料理的最佳品質。而它為忙碌的都市人提供的便捷與效率,更讓這美味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無需花費過多時間便能品呚家的味道。桃園踏青酸菜魚推薦

結語,踏輕酸菜魚不只是味蕾上的盛宴,更是心靈的慰藉。在這充滿變動的都市節奏中,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停下來的理由,讓我們與摯愛的人共同分享這份獨特的美味,並回味那些美好的回憶。讓踏輕酸菜魚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帶給你無盡的幸福與滿足。三峽踏青酸菜魚推薦

著名學者葉鵬先生說:“羞色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在人類文明進程中,自愛、自尊、自重、自律的意識不斷增強,接受文化熏陶后的心靈,為大自然增添了一種最美的色彩——羞色。” 一天,我到隋唐城遺址植物園里散步,走累了,看到路邊的椅子,便從包里拿出一張彩色的廣告紙鋪在上面坐下休息。我拿著手機翻看剛剛拍攝的照片。“你好!”一聲熟悉的上海話,讓我抬起頭站了起來,她是我們院里年近八旬的老鄰居。 我們寒暄幾句后準備一同回家,老太太扭頭看了看那張剛被坐過的廣告紙,我忙說:“不要了。”她“啊”了一聲,又看了一下那張廣告紙。我似乎明白了什么,臉一下子紅了,趕快回去拿上那張廣告紙,疊成小塊捏在手心里,走到前面的垃圾筒扔了進去。 一次,我和老伴去聽一個講座,還沒結束就想離開。老伴悄悄提醒我:“無論是大會還是小會,無論講得好與不好,都要堅持到底,那是對講述人的尊重,是做人的禮貌。”他的話讓我的臉發紅。 還有一次,在車站候車室,一位爸爸帶著一對四五歲的雙胞胎女兒,女兒們活潑可愛,在凳子上打鬧。我看了他們一眼,爸爸的臉一下子紅了,馬上小聲對女兒說:“寶貝兒,不要大聲說話。”女兒也小聲說:“為什么不能大聲說話呢?”爸爸說:“這是公共場所,大聲說話會影響別人呀!”孩子們馬上安靜了。 想想我們周圍的不文明行為,有的在大街上隨地吐痰,有的帶著寵物隨意大小便,有的在餐館、公交車上大聲說話,有的在旅游景點亂寫亂畫,有的還把臉丟到了國外……為什么我們不能在生活中,多多考慮他人的感受,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呢? 切記,人要有羞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更多美文:生活隨筆

緊張工作之余,我總向往那無限風光的山巒。周末,閑來無事,老婆和我總要肩并肩、手牽手一同爬爬家門口的岳麓山。爬山途中,邊走邊聊,嘻嘻哈哈,其樂無窮 。 爬山不僅增進了我倆夫妻感情,還鍛煉了身體,一舉兩得。 每次我們都是乘公交車綠色出行來到岳麓山下。下車之后,我們便沿著山路邁向山頂,耳畔傳來游人嬉笑的聲音,習習清風攜縷縷草木香氣撲面而來。太陽給綠樹染上金色的煙霧,每一片葉子似乎都接受著陽光的愛撫,偶爾見那繁茂的叢樹丫杈間,還搖顫一只正在織網的蜘蛛。 陽光照耀下,一幅青綠色的蒼潤圖畫盈滿詩情忽然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頓感心舒神暢,快樂來得如夢似幻。春天游山,游人們仿佛是一朵朵漫游的云,這些“云”以自由的姿態運動著。登上山頂,極目星城的感覺,真的很好。 看一看在晴好天氣里爬岳麓山的人群,你會感嘆,參與爬山運動的人竟是如此眾多!爬到山頂,看看風景,休憩片刻,精神抖擻。我接著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喊山。 喊山的內容真是五花八門,既可以“喊”唐詩宋詞: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又可以大聲背一背現代散文,當然學習外語的朋友大聲喊出那些難記的外語單詞也是不錯的選擇。就算是“咦呀哦哈”隨意喊喊,亦是極好。 熟讀中國武俠小說的看官應該知道,傳統武術大師有一種“獅吼功”,在我看來,這種功夫與喊山有異曲同工之妙。 喊山之后,心曠神怡,渾身輕松。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喊山時,人體通過大量換氣,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氣,特別是在山頂上那些空氣負離子多的地方,更有助于身體的健康,有益我們的心肺等器官。 爬山加喊山,肚子不免“咕咕”作響。趕緊下山,再慢慢坐下,去享受一碗肉絲米粉吧。大快朵頤之際,我和老婆相視一笑感嘆長沙生活的美好。 >>>更多美文:心情文章

城里的月光 文/紫氣東來 城市與鄉村擁有同一片天空,也擁有同一個月亮。然而行走在城市的夜空下,行走在有著圓月的城市中,卻體會不到鄉村月光下那般安詳和寧靜,感受不到鄉村月光下那種柔和與靜美。 城市的夜晚是明亮的,無論大街小巷,還是廣場小區,到處都有明亮的路燈和街燈,走在路上,影子被拉長了,又縮短了,再被拉長,又被縮短…… 因為有各種各樣的燈光照亮著城市,城市便沒有了黑夜,即使太陽落下了山,城市的黑夜也是明亮的。 因為有了明亮的燈光,城市便丟失了月亮。盡管月亮是世界的月亮,但月亮卻不是城市的月亮。 對于城市,曾經有著無限的向往,渴望城市的生活,羨慕城市的高樓,寬闊的街道,燈火輝煌的夜晚……似乎有著一種逃離家鄉那片土地,跳出小鎮老街的雜亂、無序、偏僻和黑暗,擠身城市激情熱烈而沸騰火熱生活的迫切。 終于走在了城市寬敞的道路上,自己也努力將頭高高地揚起,卻看不到高樓之上的藍天,感受不到城市夜晚的朗朗明月和閃爍繁星,感到城市的天空充滿了壓抑,讓我無力喘息。我眼中的城市與當初想象的完全不同,城市那濃烈的情調瞬間便蕩然無存。忽然留戀起家鄉的小鎮,想起田野中的鄉間小路,芳香的山花野草、清涼的夏風夏雨,清新清凈的空氣,特別是那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于是,走在城市間,沒有了夢想成真后的快樂,也沒有了闊步昂首的驕傲。突然間,我怎么也笑不出來了,剛剛擁有的喜悅和綻放出的笑容便嘎然而止。 于是,走進城市之中,便丟失了心中的月亮。 走在城市的風雨里,現實與夢想,成功與失敗,歡笑與淚水,有的在心海里劃過,有的在記憶中沉淀。一路走來,如同丟失的月光一樣,讓我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時而坐在寂靜的深夜里尋找心靈深處的記憶,咀嚼記憶之中的五味雜陳,感受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不經意間,發現天空中的月亮在窺視我的心境。或許長時間沒人與其對話的月亮是寂寞的,如同沒有月亮的我也是寂寞的一樣。在自認為沒有月亮的城市中,突然間發現了月亮的身影,讓我驚喜,也讓我驚訝。 原來,城里的月光也是很明亮的,又是很羞澀的,她躲在了烏云之上,躲在了霧霾深處,更多的時候是躲在明亮的路燈和霓虹燈后面,偷偷欣賞城市燈火輝煌的夜晚,欣賞在燈光下或舞蹈、或散步的人群,也欣賞在燈光下或飲酒或娛樂的人。 原來,城里的月光喜愛夜深人靜的深夜,喜愛輝煌的燈光沉睡后的時刻,或許只有在這個時候,它才會悄悄地走出來,靜靜地掛在天上,展示自己的靜謐之美。 我虔誠的凝視月亮,靜默地端詳月亮,與月相望,對月寄語,聆聽著月光下葉子的悉悉碎語。也許有些心情適合抒發和書寫,而有些心境只適合默默地感受。靜靜地,隨著音樂流淌的旋律,用心觸摸記憶里的痕跡,感受一份共鳴,感受一份溫暖…… “城里的月光把夢照亮,請溫暖他心房,看透了人間聚散,能不能多點快樂片段……”姣美的月夜中似乎傳唱著一曲許靜美的《城里的月光》。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眼前有了朱自清眼中《荷塘月色》一樣的意境。如水的月光,月光下歡快的葉子……我想起昨日的舊事,想起長滿記憶的憂傷。當疲倦的城市在深夜里漸漸沉睡,當皎潔美好的月光把它詩意般地籠罩,細潤的情感便會在寂靜之中滋生出一種近乎于沖動地感懷或感想,并期待著把這些心事與人傾訴,或流淌于文字中。 此刻,月光屬于我,我也屬于月光。月光是多情的,是靈性的,她在與我對話,在聆聽我的心語,洞察我的心跡,而我對城市的月亮卻是陌生的,甚至有著遙遠的距離。這些年,奔波于滾滾紅塵,輾轉于茫茫人海,總是在靜下來時候寫點什么,用多愁善感的文字來描繪心靈的月色,記敘那追風逐月的歲月片段,唯有如此,才能不負這多情的月色。 無數個夜晚,在燈光下翻看一本書籍,或瀏覽無盡的網頁,或沉浸在情感交織的電視劇情中,總以為月亮丟失在了城市里,或是遺忘在了鄉村,竟然沒能在夜深人靜之時站在窗前去找尋那輪明月,似乎已經習慣了丟失了月亮的城市,也習慣了沒有月亮的夜空,也放棄了曾經的祈求和奢望。我對月亮是有愧疚感的,辜負了這城市的夜空,辜負了這美麗的月光。很多時候也一直對城市的月亮有著一種誤解和曲解,不知道城市的月亮與城市里的人一樣,時刻被燈光、被喧囂、被霧霾包圍著,包裹著,以至于無力自拔,難以脫身…… 夜,很靜謐,很深沉。城里的月光依然映照在窗前,沒有絲毫的疲憊和困倦。雖然沒有鄉村曠野的月光那么明亮和純凈,那么具有炊煙般的詩意,跳出喧囂混濁的燈紅酒綠而獨自清高地站在高遠的天空,卻有一種朦朧含蓄,半醉半醒,撲朔迷離的美感。此時,偌大的城市,許多人都沉迷于燈紅酒綠和靡靡之音之中,還有多少人在欣賞夜色,享受月光呢?我想,城市的月光是孤獨的。 很多時候,月光和心情是融合的。同一片天空,同一輪明月,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心境,就會有著不同的反應,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意境。 這樣的情景是很容易想家的,想起在家鄉那些夜行的日子。小鎮的老街是沒有路燈的,但走在夜路上卻從來沒有怕過,也沒有擔心過會找不到回家的路,因為那里的月光格外的明亮。 我居住的老街一道之隔是空曠的田野。薄暮籠罩之后,月光便灑下了清輝。蜿蜒的小路上,飄落著白楊樹的枯葉,踩在上面有窸窣的細響。高低不一的泥草房或磚瓦房,樣式各異的小院,院子里秋收的黃豆垛,儲存雜物的小倉房,門前嘩嘩旋轉的小風車和佇立在院子里長短不一的木桿,都被月光勾勒出明明朗朗的輪廓。 月色里,隱隱約約的聊天聲,晚歸的人忙碌晚餐的鍋碗盆勺撞擊聲,還有陌生人路過時招來的犬吠聲,和著雞鴨搶食主人晚餐后清理出的殘羹的喧叫聲,都聽得真真切切。微風搖蕩的月亮之下,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成熟、溫暖、香甜的氣息,讓人感受著鄉村的純樸和自然。 很久沒有這樣靜靜的思索心情了,或許年齡會讓人塵封一些記憶,或許歲月會讓一些久遠的往事蒙上厚厚的塵土。而曾經鄉村月光下那些美好的經歷,也慢慢變成了一個個遙遠的影子,在漸行漸遠的日子中被深埋在記憶中或被淡淡地遺忘掉。 柔和的月光總會讓人釋放思緒去遐想,也會帶給人詩情畫意的感受和內心的寧靜。大地在甜甜的沉睡著,不知現在是否會有人和我一樣懷著一份淡淡的感動去欣賞月光的美麗還有月光下的風景? 走在月光里的男孩 文/佚名 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一個故事,它沒有動人的情節,它也沒有華麗的樂意,卻讓我久久難忘。 他,不是一個挺能引人注意的男孩子,常常很安靜地坐著,雖然滿臉的友善,眼神里卻有點淡淡的憂郁,不過這并沒有引起我過多地的關注。 他后來告訴我,他第一次遇到一個如水般溫和的老師,第一次如此認真地聽課,我知道他是有些討好我的意思,但這樣的肯定我還是欣然的。 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一個早讀課上,我隨手翻了一下他桌上的筆記本,字寫得不漂亮,不過其中有一句話:月色,清冷而孤寂,而我卻渴望在月光里奔跑。心跟著一緊,我喜歡這樣憂傷的文字,常常為這樣的文字擊中自己的心事而暢然,可莫名的心疼卻慢慢彌漫開來。我不知這個男孩身上會有什么故事,和同齡人相比他又承受了怎樣的悲傷。我不是一個行動大于心動的人,我不敢也不想去揭開他的秘密,但我還是記住了這個了這個男孩。 每周一次的隨筆,還是讓我多了些了解他的機會。大段大段的文字,總是朦朧而憂郁,看得出這是個有些倔強而孤傲的孩子,他沒有太多的筆墨去觸及生活的本身,只是泛泛地抒寫著自己的失意。我也只是泛泛的同情著,“月光里我們同樣可以奔跑,縱然折翅的蝴蝶也可以飛得更美。” 上課的時侯常常會有意無意地多看他幾眼,我不知我的目光能否給過他溫暖,只是希望能有一點點。 第一次月考他發揮得不是很理想,和入班時的成績形成了很大的落差。語文課上,我能看得出他的失落,雖然他努力保持著自己的安靜。他還是那么靜靜地坐著,那種憂郁,如水滑過,慢慢凝固,讓人心疼。我覺得我該找他談談了,雖然我也有著自己的憂傷,我們都是很被動的人,都不太愿主動地接近別人。 晚風拂過,月色如水,學生在教室里安靜地上著自習,我們這對師徒就在深深的月色里悄悄地站著。我不敢冒然說話,生怕唐突了什么。不過我們都是喜歡月色的人,在這樣的場合,即使無語也不會有太多的尷尬。 還是我先開了口,“心情不好嗎?” “恩”,然后無語。 “能說說嗎?”很長時間的地無語。“老師,你說人生怎么會有那么多的痛苦?”他突然話題一轉,那憂郁的眼神是那么的無助,也許是負荷的太久,他那晚說了很多很多。 我默不作聲,只是傾聽著。從他那低沉而略帶壓抑地敘述里,我了解到,上小學的時侯,他就失去了父母,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隨著爺爺奶奶的慢慢老去,維持生計都顯得有些艱難,更何況自己又升了高一級學校,不菲的開支對于這個家庭無疑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他說他想過退學,可又舍不得。他又說想搬到校外住節省一點,他甚至說,他每天三餐只吃米飯或饅頭。聽著他的絮叨,我的心一點一點地往下沉,就像這無邊的夜色,濃重得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那瘦削的肩膀承受了很多不該承受的壓力,本該歡笑的年齡卻在為生計而擔擾。很想抱抱他,很想給他點溫暖。我努力地用堅定地語調告訴他,一切都可以過去。我努力地告訴他,這些我們都可以解決,我們可以找班主任,找學校,去申請貧困助學。一切難關,都可以過去。 看得出他還是信任了我,至少我的話還是給了他希望和支撐。他又安靜地回到了教室,時而思考,時而默讀,雖然還有些揮之不去的憂郁。 我甚至有些感動了,這樣小小的孩子,都能那么堅強地直面人生的風雨,那我的憂傷又算什么,不是一切都會過去嗎?我那積郁已久的憂傷,就像突然找到了一個出口,月光里的我也同樣可以奔跑,縱然滑倒,也曾走過。 生活還在繼續。每天上課,下課,我們每天都會見面,偶爾也會交流,更多是相視無語。也許我曾在他迷惘時給過一些指引,但我覺得他才是在我憂傷時給我指引方向的人,他才是我的靈魂擺渡人。 因為我們都是渴望在月光里奔跑的人。 陪一陪月光 文/洛陽雁陣 月光是一個喜歡安靜的孩子,要是你有空,為什么不多陪一陪月光! 當你和月光在一起,你也許會找到另一個自己,你也許會變得像月光那樣安靜,像月光那樣不聲不響,卻又情思飛揚。陪一陪月光吧,月光會送給你意想不到的禮物,那是和燦爛的陽光、明亮的燈光、閃爍的星光不一樣的饋贈。 月光似乎很老了,它曾陪伴過我們無數代的先人,經歷了數不盡的春夏秋冬、雨雪風霜。但是,世界上的人,誰又能比月光更年輕?在漫長的遠古時代,燈光和火光還沒有把人類的生活照亮,月光給那些住在森林和洞穴里的人們,點燃了希望的明燈。而今,在燈火璀璨、流光溢彩的年代,月光似乎從人們的視野中淡出了。月光是一個懂事的孩子,悄悄走開,它藏在一個幽暗的角落,向著篝火旁載歌載舞的人們,不時地深情張望。 我是在一個停電的夜晚,邂逅美麗的月光的。 仿佛嘩的一聲,周圍所有的燈光全熄滅了,就像一群剛剛還歡蹦亂跳的孩子被施了魔法,驟然間銷聲匿跡。只有陽臺那邊還透著一縷光亮,我摸索著走過去。驚喜地發現了一塊精致的銀色手帕。它安靜地躺在地板上。我伸出手,想把那塊手帕揀起來。嗨,我竟忍不住笑了,原來是一片投在地板上的月光。 輕輕蹲在那片月光旁邊,我要仔細看一看這片機靈的月光,它趁燈光都不在,就偷偷溜進來。我也要好好問問它,我所不知道的秘密和遠方。 哦,這片月光,你會飛檐走壁的功夫嗎?你若不是身輕似燕,怎能攀到我家二十六層的陽臺?你從遙遠的月亮上來,要穿過多少星星的擁擠、云層的遮擋?哦,你是李白床前的那片月光嗎?你曾讓他“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你是躲著宋朝大學士蘇軾的那片月光嗎?你竟讓他發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胡話、醉話?還有,你是讓杜甫產生錯覺,認為“月是故鄉明”的那片月光嗎?你是從《春江花月夜》的曲子里,從張若虛“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之類這一連串傻傻的追問里,悄悄逃出來的那片月光嗎…… 這一片月光不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我。也許它跋涉得太遠,太久,累了,需要休息一下吧。 這時候,爸爸也走過來了,我們一起蹲在地上,陪著月光。 “月光會讓人想起很多事,比如故鄉……”爸爸幽幽地說。 “故鄉是什么呢?”我盯著爸爸的眼睛。 “故鄉,就是你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你忘啦?去年寒假咱們還回老家呢!” “小時候的老家才是故鄉啊……” 我不懂爸爸的話,我只是看著那一片美麗的月光。 爸爸的話匣子打開了,他給我講起他小時候的月光來。 那時候的月光會走路,能和伙伴們一起玩“月亮走,我也走”的游戲;那時候的月光會唱歌,他雖然聽不懂,優美的曲調卻一直印在腦子里;那時候的月光會畫畫,它把樹梢啦竹枝啦全畫到地上,連天下最有名的畫家也比不過它;月光還會跳舞呢,在小河的浪花上,在屋頂的瓦片上,在搖晃的樹林里…… “那月光最喜歡干什么呢?”我指著眼前的月光問。 “月光最喜歡做夢……”爸爸肯定地回答。 那夜,我的夢竟是甜甜的、輕輕的。因為,夢里滿是皎潔的月光…… 縫在月光里的母愛 文/程予東 母親熱愛生活,這個時令,你一走進母親的院子,撲面而來的年輕的菜蔬和各樣的果樹就盛情地款待你的眼睛溫暖你的味覺。靠近西邊院墻處,有三棵花椒樹,它們經營著滿身的刺,守護著古老的脾氣——麻麻的,鮮美而地道的民間味道;南邊幾棵柿子樹綴滿了沉甸甸的青澀果子,母親用樹枝叉住它們要溜到地面玩耍的調皮,用麻繩溫柔地打著結,把它們送到陽光的唇邊。聰明的辣椒在母親那里尋到熱情的火焰,給母親呈現出火紅的笑靨;韭菜在母親有次序的裁剪里也懂得勤生綠葉;蔥不諳世事的手,表達著一清二白的情義。 母親和這些生命住在一起,庇護它們,也享受著它們的友善。友善的母親裝扮自己的庭院,也美化著自己出行的道具——那輛紅色的電動車。可是她單純的美化卻招來不能悅納的微詞。 那天隔著電話線問及母親在家里怎么樣的時候,嫂子在電話那端又開始絮叨了,“我們老太太越來越花哨了。車把手織成鏤空的圖案,已經把電動車騎到外面轉過幾圈了,別人對她嘖嘖一嘆,是孬她呢,她可倒好,呵呵一笑,把別人看似表揚的話當成真的了。現在正給她的‘坐騎’織坐墊呢,恨不得把天上彩虹的顏色都織進她的墊子里。”這樣的夸贊像是跌進了醋壇,酸味十足啊。嫂子對母親的花哨有掩飾不了的反對,不只是她,侄兒也這樣呢! 侄兒休假,想來玩,乘車就來了。聊天的時候,他禁不住叨起了奶奶的時髦。“姑,你不知道,我去奶奶屋里之后發現她的電動車上斜跨著一只憨憨的熊貓,依她那節省的勁頭兒,才不會出錢來買。不用問,肯定是奶奶在哪個垃圾堆里捉到了,她吧,將這只熊貓漿洗干凈,干了之后美滋滋地拴在了車上。我忍不住對她說,奶奶你喜歡熊貓,我給你買個不就得了。姑你指定明白我的意思,我想誰不懂我的意思呢。可奶奶不懂啊!她偏偏說,哎呀,我的孫子懂事了,還沒有撈到錢,有這心就成。結果奶奶到外面逢人就稱贊我長大了。姑啊,你說我該哭還是該笑?” 我愣愣地看著青髭破土而出的侄兒,不禁悠悠說道:“佛家有言,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侄兒不言語了。在母親之外,大家站在自己審美的世界里看世界,凡是合宜自己觀念的都是美的;相反不合宜自己觀念的都是不美的。把出格的東西當成扭曲和變異,不能接受生活的多樣性。真想問一下你們,你們的觀念就是合宜的嗎?母親沒有從自己的觀念出發對別人評頭品足過,她用善良的眼睛來審讀周圍的人。當別人裹挾著諷刺的話霍霍而來的時候,她沒有懷疑自己的做法,她在別人的丟棄里依然執著地守望著對生活的熱愛,她活在自己的自足里。這個特立獨行的老太太,我的母親啊! 電話里的母親還是歡快地訴說著自己織錦般的生活,“我的車啊,真是華美,橫梁上下垂的毛線很像燈籠底下的流蘇兒,風一吹,跟著飛揚,看著就喜歡。這不有人央求我也給他們家的電動車打扮打扮,還要我抽空給他們家的板凳戴上罩衣呢。”想象母親在露水還沒有退隱的清早侍弄她的院子,然后又在月華瀉地的晚上,用粗糙而滄桑的手指繞著五彩的絲線在竹針上勾出美麗的圖案,絲毫不顧惜更加雪白的頭發和傴僂的脊背,累了,只是搖一搖自己的手指,捶動一下腰身,依舊借著月光繼續描繪手底的織品,而后在天空如洗的清晨把織好的活計送給有所求的人手中,那時你看不到她絲毫的疲憊,因為她的臉上盛著滿滿的快樂。母親,熱愛生活的母親,裝點著自己生活,美化著別人愿望的母親。 母親歡喜地駕馭著她的華美車子從別人驚詫的目光里穿越而過的時候,一個被子女零落的老人呲開有豁口的嘴巴歆羨地沖母親的背影喊著:“看人 家這老太太啊,精神頭足著,活很久呢!”母親把這樣的境遇轉述給我聽的時候,我的內心灌滿了感動。我知道母親熱愛生活的理由,“我可不想每天愁眉哭臉的,病呀災呀專門找心里苦的人。把她害在床上,讓孩子圍著自己把生活轉得一團糟。我要樂呵呵的,不能給老遠的你和你弟弟找麻煩,還有你在外打工的哥哥,我倒下了,凈連累你多病的嫂子啊!”我曾經在丁立梅老師和肖復興先生的筆下讀到過他們的母親,不聲不響在月光里鍛煉自己日漸蒼老的身體就是想為兒女分擔些家務。 母親的愛縫在夜晚的月光里,我們享受著,卻不知道啊。 月光下的看度 文/譚旭日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在樸塘村,男婚女嫁算是大事件。 男娃女娃,只要婚嫁年齡一到,就意味著要進入這道程序。四鄰八鄉的媒婆鼻子仿佛有著特殊的敏銳感,她能嗅到這種成熟的氣息。她們熱衷于吃百家飯,打聽百家的消息。東南西北的村子里,那家那戶底子薄厚,富實還是一般,摸得一清二楚。 村子里的娃子初中畢業后,大都選擇在家學匠藝,能養家謀生。讀高中的甚少,要么家底厚實,要么娃子努力。實在考不上大學的,高中畢業也會學門好手藝。有了手藝的年輕人,在村子里是吃香的。如同呷國家糧的人一樣,搶手。但凡這樣,媒婆就多了些籌碼,介紹的時候,說得口沫四濺。女方家長聽了后,易動心,連忙答應這門好事,生怕丟了寶似的。 媒婆進門那一刻起,意味著一場好事的開始。媒婆之所以叫媒婆,也得有幾把刷子工夫。嘴巴能說會道,眼高手低,扁的能說圓,短得夸長。這不過是基本功。真正能打動人的,在于她對男方家中底子的了解程度。比如說,樸塘村老灣組的譚老三家里一看,四臺立柜,八臺雕花床,六臺高低床,還有一棟連垛房子,前后八垛兩廳,家財殷實。畝田畝土一個人口,還有幾座茶籽山,一年四季的茶油呷不完。這些條件一擺,女方家長頭如木捶掏蒜子一樣,點過不停。 說了這些,媒婆又得到男方家撮和。雙方都同意,初步定好日子見面。男方按照鄉俗,要提幾斤上好的豬肉到女方家以示禮數。到鎮上砍肉,得跟師傅說,一手過。師傅會意,一刀無誤,兩斤一掛,不差毫厘。媒婆敦促娃子打扮一番,便隨其后。到了女方家,娃子在門外侯著,等待主家來招呼。一來娃子要主動跟女方父母問好,二來看禮節。若是娃子嘴不甜,不善言辭,木納,則不受歡迎。有的會直接拒之門外,這門親事也就吹燈了。若是女方父母應承,自然開門迎客。茶水酒水,花生瓜子果盤都會悉數上來。 女方父母問了家史后,則是媒婆私下與他們溝通的時候。一般來說,女娃都會躲到一邊偷偷瞅看一眼,初步印象要是好,則準備回答父母的接待。若是不同意,則直奔里屋,任你硬纏軟磨,都不會松口。而樸塘村的媒事多選擇在春插前,同意的,娃子要到女方家幫手插秧。手腳麻利不麻利,做事勤快不勤快,都能看個端倪。春插結束,女方父母把話托過來,同意不同意,爽快地很。一旦答應,就要準事。把日期約好,男方要送女方上好的布料和綢緞,還有靴子、襪子。真正殷實的人家,還會送來傳家的金鐲子或金戒。 在樸塘村,準事的男女,是允許同房的。這就意味著一場愛情,從相見到相識的過程,開始在升華。也有的父母看得緊,不到拿證,不允許邁出雷池半步。男歡女愛,勢必會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若是有喜,男女雙方會抓緊趕好日子,在臨盆前,兒媳得歸祖認宗。 因為有喜,村子的禮節與路數就不可或缺。女方把巴度(懷孕)喜訊告訴媒婆,媒婆就要把訊帶到娃子家。娃子的父母歡天喜地趕圩,準備好看度。什么麥乳精啦,紅糖啦,還有大棗啦,老母雞啦,上百個雞蛋啦,用籃子盛好兩籃子。寓意好事成雙,大吉大利。 看度是女性長輩的活,多是準婆婆當家。稍經打扮一下,婆婆得用扁擔挑著兩個籃子,面上蓋上一對鴛鴦枕頭帕子,上面再貼個兩個剪紙的紅喜字,一路歡騰而去。到了女方家,媒婆老遠就招喊著:XX親家母,快出來,看看誰來了。女方娘親自然是風一樣出門,喜笑顏開的。女方的父親則拿著長長的鞭炮迎接。一陣炮聲中,接下擔子。隨后,主家連忙端上一碗井水,意味著落腳禮節。緊接著又是招呼娃子的娘親坐到廳屋前的八方桌上,以表敬意。賓主雙方拉家常,道育兒經。稍后,女娃要出門見過準家婆,喊聲“家娘”,“家娘”得拿個紅包壓在女娃手中。準婆婆一邊遞紅包,眼睛一邊盯著女娃的肚子。看看月份,心里默念著傳宗接代的重任,瞬間就露出來一堆笑容。 看度是隆重的。女娃家為了迎接娃子的娘,把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還有鄰里和叔伯娘親都要叫到一起陪客。吃了響飯,稍作休息,娃子的娘親就得準備回家。與親家熱情表明,女娃是雙身人,要注意飲食起居,胎孕禁忌啊。有么子困難,要張羅的,遇到農活,都要叫娃子來,不要累了身子。然后起身開始與親家道別,隨媒婆一道回家。女娃的娘親要趁著月光到來,忙著煮好雞蛋,描紅,發給七鄰八鄉“和訓蛋”(告示肚里娃生長都搭幫親朋關切,以蛋代謝),吃了和睦。 隨后的佳期,娃子就要上門娶親,把女娃接過門,準備生養。 石腳村的月光 文/蔣珊珊 農歷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是中國傳統的鬼節。我拿著紙錢到濱江路,準備把紙錢燒給那個世界的親人。十五雖是月圓之夜,濱江路卻一片漆黑,抬頭望月,一團紫黑的烏云遮住月亮的清輝。黯淡月華讓我覺得遺憾,幾天前我聽到一個古老的傳說:假如月圓之夜,我們在皎潔的月光下奔跑,便可以看見我們過世的親人。是不是因為過世的親人失去重量的關系身體變得格外輕?所以,我們需要奔跑,才能追上他們的腳步呢?我寧愿相信這個傳說是真的,當我思念親人的時候,只要在月光下奔跑,便可以看見他們熟悉的容顏。 可惜這晚并無月色,而且我還穿著細高跟鞋。“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今晚黯淡的月光,是不是照在童年的外婆家,照在那個叫石腳村的小村莊呢?思念如帆,記憶的扁舟隨月華悄悄浮起,外公、外婆的容顏在水月中若隱若現…… 山因水而靈秀,水因山而端莊。有山有水的石腳村是一個迷人的小村莊。石腳村背靠石頭嶺,石頭嶺又名新橋頭山,清澈見底的萬鄉河圍繞村莊、翠竹、樹林靜靜流淌。新橋頭山下曾有座被損毀石橋,現叫斷橋,傳說徐霞客曾過斷橋探訪天湖。從斷橋位置往縣城方向走上200米左右便是橋渡村。小時候外公常帶著我們到橋渡村買水豆腐。比水豆腐更有名的是橋渡謝濟世,從小就聽外公說他的故事。外公說謝濟世博學多才,當地有位李姓青年不服謝濟世,要和謝濟世比一比。兩人各騎一匹快馬,從城頭寺門前跑馬到街尾小南門,兩人將看過的一邊鋪面招牌默寫出來。姓李的青年這邊只差一戶漏掉未寫上。謝濟世不但未漏掉一戶,而且連招牌上的唐記蔣記李記王記等都無一錯漏地記了下來。姓李的青年為此羞愧而去。說到這,外公就“嘖嘖”稱贊,為謝家有這樣的能人自豪不已。 或許是沾了靈山秀水的仙氣,又沾了徐霞客、謝濟世等名人的才氣,小小的石腳村不乏吹拉彈唱各種文藝人才。說起來,外公也算是文藝青年,喜愛讀書,關心本地風土人情。他的枕頭邊常年放著《聊齋》《西游記》《三俠五義》等書;外公的嗓門好,會唱桂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石腳村會吹拉彈唱的村民組了個民間桂劇戲團,外公在桂劇團里唱老生。至今腦海還隱約閃著些片段。農忙過后,桂劇戲團在萬鄉河對面的河灘上搭建臨時舞臺,每逢唱戲,河難上人山人海,外婆抱著我被人群擠來擠去,臺上唱戲的人化著妝,穿著五彩戲服。外婆指著一個穿戲服的長胡子老頭說,那是外公。一會兒,鑼鼓聲響起,有個翻空心筋斗的小丑出場,裝扮夸張的小丑粘著白鼻子,做著各種滑稽表情,贏得滿場喝彩。外婆得意地說,那是大雪,你小舅舅! 小舅小名叫大雪,我猜他在大雪天出生,所以喚作大雪。外婆說小舅模樣兒俊,媽媽說他人機靈,村里認識小舅的人說他丑角演得好。我對小舅的印象很模糊,除了他在臺上翻過空心筋斗,依稀還記得小舅帶我們到山上喝過茶花蜜。他帶著我和哥哥到山那邊找媽媽,經過一片開滿白茶花的山坡,小舅掐了幾根茅草,折斷,抽出中間的嫩肉做成吸管,吸管伸進茶花花蕊便可以吮吸到清新可口的花蜜,真是有意思。然而年少氣盛的小舅因和朋友打賭,他拿著斧子去砍河邊一棵歪脖子柳樹,被猛然倒下的柳樹壓成內傷,因延誤救治而喪命。兒子早逝,外公非常自責,因此一蹶不振,喝酒成了他最大的消遣。外公喝酒太過豪放,還非得與人爭勝負,因此得了“哈人”的稱號。外公不僅自己喜歡喝酒,如果家里添了男孩,外公還用筷子蘸酒讓小孩舔,說是培養酒量。外公的歪理是“喝酒要從小培養,男人能喝酒,才能辦大事”。好酒貪杯、長期酗酒的外公最終把自己的身體喝垮。在我上初中時,外公因突發腦出血逝世。外公逝世后,外婆并沒有表現出太大的悲痛。外公在世時,外婆就對外公不滿,嘮叨外公不務正業、好吃懶做……外公走了,外婆覺得落個清閑自在。相比外公的豪爽與不拘小節,外婆顯然活得太精明和太現實,這便是他倆最大的差異,也是外公、外婆婚姻不幸福的主要原因。 記憶中的外婆,不僅勤勞,還會做很多好吃的食物。小時候住在外婆家,外婆早早就起床忙碌。等到我們起床,灶火邊的豆豉湯壺已開始冒白氣,那碗看似清湯寡水的豆豉湯確實好喝,生姜的香辣雜糅辣椒的辛辣,甘甜的豆豉氤氳蔥、蒜的清香,總是喝不膩。冬天,外婆會用火烤白糍粑給我們吃,在外婆家吃白糍粑也是有講究的。想吃咸的,就把白糍粑撕碎泡在豆豉湯里吃;想吃辣的,用白糍粑蘸著黃豆醬吃,黃豆醬是外婆用茅草腌制出來的,制作工序復雜,特別香醇可口。吃膩咸的辣的,就吃“油膏渣糖”。“油膏渣糖”是把煉過油的豬油渣和著紅糖一起剁成碎末,白糍粑里裹些“油膏渣糖”,再稍烤一會待渣糖融化,輕咬一口,滿嘴流油的香。外婆制作的這些樸素的食物漫延了我的整個童年,直至今天,我一直都懷念,懷念那些再也嘗不到的美妙滋味。 外婆逝世時已九十高齡,在外婆靈堂守靈的那個夜晚,天氣異常寒冷,月光卻異常雪亮,從來沒有在石腳村見過如此清澈的月光。我心情郁悒地隨唱喪歌的隊伍走過曾經熟悉的村落,走出石腳村謝氏祠堂,走過傳說有精怪的大柳樹,走過外婆幫我買零食的供銷店……隊伍踏著雪亮的月光,直奔新橋頭山方向而去。聽見喪歌唱到“到了香港繁華地,榮華富貴享不盡……”我笑了,看著天空一輪滿月,突然想起外婆說過的故事:月亮里面住著嫦娥仙子,她懷里抱著玉兔,榮榮妹,你看月亮像不像仙女抱兔子呢?我仔細看,越看越像,覺得月亮里真的住著嫦娥仙子。是的,因為只有你相信,才能看得見。那一刻,我覺得外婆并沒離開我,她一直都在我身邊,看著我。 天上的月亮,地上的思念。一個在月光下奔跑的古老傳說,寄寓了生者對逝者的無限思念。或許,在明年的七月半,便會有白霜般雪亮的月光,照亮我和我的思念。而那個時候,我一定要換上最輕便的跑鞋,奔跑在月光下,去追逐我的親人,還有石腳村的月光。 >>>更多美文:好文章

FISF1515CEFE15EWFEF


南屯踏青酸菜魚推薦
淡水酸菜魚推薦 》酸菜魚:酸甜和諧,引領味蕾新境界

arrow
arrow

    買這個其實很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